2025 各國發電方式比較:哪些國家領先能源轉型?

隨著全球能源轉型日益加速,不同國家在發電方式上的選擇正逐步塑造下一代的能源地圖。從風電強國丹麥,到仍依賴煤炭的印度,世界各地的發電方式不僅反映了自然資源分布,也顯示出政策取向與技術投資的差異。 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各國的能源組成(energy mix),並透過具體數據與國際比較,呈現當前全球能源轉型的真實樣貌。 數據不是冷冰冰的圖表,而是說服政策制定者、企業、社會大眾採取行動的最佳武器。尤其對年輕世代而言,如何參與資料收集、解讀與應用,是未來參與公共事務的基本素養。

7/1/2025

什麼是能源組成(Energy Mix)?

「能源組成」指的是一個國家(或區域)用來發電的各種能源的比例組合,通常包含以下幾類:

  • 🔥 燃煤(Coal):碳排放最高,但在許多發展中國家仍佔主要地位

  • 🔥 天然氣(Natural Gas):碳排略低於煤,但仍為化石燃料

  • ☢️ 核能(Nuclear):穩定低碳,但有安全與廢料問題

  • 💧 水力(Hydro):可再生但受地形與降雨影響

  • 🌬 風力(Wind):再生能源中成長最快者之一

  • ☀️ 太陽能(Solar):安裝彈性高,但具間歇性問題

  • ♻️ 其他再生能源:包含地熱、生質能、潮汐等

各國發電方式概況(2025 最新趨勢)

🇩🇰 丹麥:風能之王

  • 風電佔比超過 55%,為全球最高

  • 主要透過北海與波羅的海的離岸風場供電

  • 優勢:強風資源 + 積極政策補助

🇫🇷 法國:核能為主的低碳典範

  • 核能佔比約 65%

  • 電力碳排密度(gCO₂eq/kWh)為歐洲最低之一

  • 穩定供電但核電新建成本高昂

🇩🇪 德國:逐步淘汰核能,轉向再生能源

  • 再生能源(風電 + 太陽能)合計約 48%

  • 2022 年關閉最後一座核電廠,依賴天然氣填補缺口

  • 面臨儲能與調度挑戰

🇺🇸 美國:能源多樣化

  • 天然氣佔比最高,約 40%

  • 風電、太陽能年年成長,目前約 24%

  • 燃煤比例雖下降,但在部分州仍具主導性

🇨🇳 中國:轉型中

  • 燃煤仍佔約 55%,但再生能源成長極快

  • 太陽能與風電裝置容量世界第一

  • 逐步導入「碳達峰、碳中和」政策目標

🇹🇼 台灣:緩步轉型中

  • 天然氣與燃煤合佔約 80%

  • 再生能源約 9%(以太陽能與風電為主)

  • 預計至 2025 年再生能源提升至 20% 左右

再生能源的成長與挑戰

儘管再生能源佔比逐年上升,但多數國家仍面臨以下幾個瓶頸:

  • 供應不穩定性(間歇性):例如風速不穩或夜晚無太陽

  • 電網調度困難:需搭配儲能系統與智慧電網

  • 初期投資成本:雖然運營成本低,但前期設備建置仍昂貴

  • 儲能技術未成熟:鋰電池、抽蓄水力、氫能等仍在發展中

哪些國家正在領先?

以碳排密度(碳排/每度電)來看,以下國家屬於「綠色電力」領先者:

  • 🇳🇴 挪威(主要靠水力)

  • 🇮🇸 冰島(地熱 + 水力)

  • 🇫🇷 法國(核能)

  • 🇩🇰 丹麥(風能)

而碳密度仍高的國家如:

  • 🇮🇳 印度(燃煤為主)

  • 🇨🇳 中國(仍依賴燃煤)

  • 🇵🇱 波蘭(燃煤超過 70%)

結語:未來的能源地圖,誰能稱王?

2025 年的全球發電狀況顯示,一場深刻的能源轉型正在進行中。雖然沒有一種單一能源是完美的,但從結構多元化與碳排強度來看,低碳且可持續的能源組合將成為各國競爭力的一環

以上數據取自 electricitymap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