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「碳權」?——從出生到註銷的一生

碳權(Carbon Credit)就像一張「溫室氣體減量證書」: 1 碳權 = 1 tCO₂e 的減量或排放配額 它可以被買賣、抵換、最終「註銷(Retirement)」——象徵那 1 噸排放量已被永久移除。以下帶你看懂碳權的一生,以及它如何在市場流通。

6/1/2025

1. 誕生:排放配額 & 減量專案

名稱用途來源排放配額 (Allowance)法規下的總量管制 (Cap) 額度政府依「基準年」歷史排放量分配給企業減量專案 (Offset Project)志願或法遵的額外減排再造林、再生能源、甲烷回收等專案

  • 基準年 (Baseline Year):用來衡量減量「額外性」的起點,例如 2005 年排放量。

  • 第三方核證 (Verification/Certification):確保減量真實、可計量、不可重複計算。

2. 上鏈:註冊與發證

  1. 專案文件送交標準 (VCS, GS, CDM… )。

  2. 通過第三方查證後,註冊機構在電子帳簿發行碳權 (序號 + 計量單位)。

  3. 碳權正式可追蹤、可交易。

3. 流通:市場交易

  • 合規市場 (Compliance ETS):如 EU ETS、加州 Cap-and-Trade。

  • 志願市場 (Voluntary Carbon Market, VCM):企業為 ESG、碳中和目標自願購買。

  • 價格取決於 供需方法學共益價值(生物多樣性、社會福祉等)。

4. 退場:抵換與註銷

  • 抵換 (Offset Use):企業用來抵銷不可避免排放,或進口商因 CBAM 需抵扣。

  • 註銷 (Retirement / Cancellation):在註冊系統將碳權移至「墓園帳戶」,防止再次流通 ── 這才算真正「消失」。

5. 一張圖看懂碳權生命週期

📌 重點整理

  1. 排放配額專案減量都是碳權來源,但前者屬法規額度、後者屬額外減排。

  2. 基準年確定排放基線,核證機制確保「額外性與真實性」。

  3. 碳權透過註冊、交易、註銷三步完成其生命周期。

  4. 合規市場價格往往高於志願市場,但透明度、稀缺性也較高。

  5. 真正的淨零路徑=先減量、後抵換;碳權只是最後 20% 難以消除排放的「安全閥」。